蒋母临终前叮嘱儿子,要帮她完成三个心愿,蒋介石最终完成了吗?

admin 2024-10-25 18:10 产品展示 123

【蒋母临终前叮嘱儿子,要帮她完成三个心愿,蒋介石最终完成了吗?】第一件事是不和丈夫蒋肇聪葬在一起;这怕是常人所不理解的,正常夫妻二人死后都希望跟对方合葬,为什么王采玉却不愿意和蒋肇聪葬在一起呢?

原因是王采玉是蒋肇聪的第三任妻子,而王采玉在嫁给蒋肇聪之前也曾经嫁过人,不与丈夫合葬可能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怕别人说三道四,为了儿女考虑,便提出这一要求。

当年王采玉与第一任丈夫结婚后不久,第一任丈夫就去世了,当时的她心灰意冷,于是就去了当地的一个尼姑庵,但是也怕自己将来后悔,于是选择了带发修行。

有一天,一位算命先生见了王采玉,便说她的面相有福气,将来会有一个成大器的儿子,可安享晚年,王采玉也一直将这话放在心上。

几年过去了,在家里堂哥的介绍下,认识了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那时的蒋肇聪是一个家庭较为富裕的盐商,中年丧妻,也有意再娶,堂哥是在蒋肇聪的门店做账房,瞧着合适,便撮合了二人。

于是王采玉便还俗了,嫁给蒋肇聪,成为了盐铺的老板娘,于1887年10月31日诞下一名男婴,就是蒋介石。

在母亲去世后,蒋介石谨遵母亲遗言,特地请了风水先生看了坟地,最后将王采玉安葬在了溪口村北边白岩山的一块平地上,没有与父亲葬在一起,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蒋介石在当时的社会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孙中山也尤为重视,还亲自在王采玉的墓碑上写了墓题;并且碑上还刻了“壶范足式”四个字,意思是女中模范;母以子贵,王采玉的安葬仪式在当时办的是非常隆重的。

在王采玉去世的两年以后,蒋介石在距离墓地250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洋房,名叫“慈庵”,是思念母亲的意思,孙中山为慈庵题了一块匾:慈云普照;之后,蒋介石每次回到溪口,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母亲的墓地祭拜,并以慈庵为家;而慈庵在现代也成为了后人祭拜时的落脚点。

1895年,蒋肇聪因病去世,蒋介石由母亲王采玉抚养长大,所以对母亲王采玉的感情至深;而且母亲从小就要求蒋介石好好学习,长大后还让他去日本留学,不过去日本留学这也为他后来的政治方向埋下了伏笔。

在民国时期蒋介石受到孙中山的赏识,在国民政府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

第二件事就是善待并回报亲友;王采玉这一生也算命运多舛,所以乡里乡亲也没少帮助她,王采玉心里也一直记着这些恩情,所以就嘱咐蒋介石一定要替她好好报答这些恩人;当时的蒋介石34岁,并且已经得到孙中山的器重,王采玉也知道那时候的蒋介石是有这个能力的。

事实证明,蒋介石确实都做到了;在蒋介石身边做事的王家人甚多,母亲的嫡亲堂兄王贤甲的儿子,出任过军政部军法司司长和上海特刑庭庭长等要职;还有给他父亲和母亲牵红线的堂兄王贤东,在他告老还乡后,也一直被优待。

就连王贤东的侄孙王世和也曾出任蒋介石的中将侍卫长,后来王世和还被蒋介石带到广东去了,在黄埔军校学习,后又入陆军大学深造;1939年,蒋介石还任命王世和为侍卫大队长;后来由于他嗜赌如命,蒋介石没办法才将他革职。

蒋介石每次回到溪口老家,都要去拜访亲友,特别是蒋家世交毛家,对毛颖甫一家特别照顾;毛颖甫的儿子受到蒋介石重用,被视为其亲信陪伴在蒋介石左右,统管着总统府的密码和译电;而毛颖甫也被授予监察院监察委员一职,实际就是挂职领工资。

可见蒋介石不仅将母亲的遗愿完成得很好,而且还将母亲知恩图报的优良品德继承了下来,运用在了自己的为人处世上,也深得大家尊重。

这第三件事就是在溪口建一所学校,让附近的孩子有学上;王采玉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毕竟自己培养蒋介石,看着他读书成才也甚是欣慰,所以想让蒋介石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能帮助家乡的孩子一把,让他们都有学可上。

所以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年,蒋介石就开始在家乡兴办学校,让孩子们都可以接受教育,还逐渐扩大规模;并且还在目前的老家浙江省奉化葛竹村建立了分校;蒋介石此举无愧于其母。

此后蒋介石还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维护修建母亲王采玉的墓地,现在那里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区,墓道入口的地方竖着石牌坊,上面刻着“蒋母墓道”;在去墓地的路上铺满了鹅卵石,墓面是用青石拼接成的,正中的“蒋母之墓”四个大字,正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非常气派。

蒋介石这一生对母亲王采玉尤为敬重,可能与母亲抚养他长大有很大关系,母亲的遗愿也都逐一帮其实现,母亲王采玉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息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文章

恒行5平台